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为7.73GW,全国累计装机量35.7GW。其中,分布式光伏0.57GW,光伏电站3GW。全国多晶硅产量为7.4万吨,同比增长15.6%;硅片产量45亿片,同比略有增长;电池组件产量19.6GW,同比增长26.4%;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光伏产品出口额77亿美元(数据来源:工信部)。
近两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强劲的影响下,市场主流的光伏公司业绩超过预期。2014年,天合光能(NYSE:TSL)营收增长28.8%,实现净利润0.59亿美元;阿特斯太阳能(NASDAQ:CSIQ)更是实现营收增长79.2%,净利润2.39亿美元。到2015年第一季度,光伏产业全面回暖,实现盈利的规模企业超过了一半。然而,在其他光伏伙伴均现回暖之势时,英利(NYSE:YGE)仍然处在寒冬之中。2014年,英利营收同比下降6%,净利润亏损2.10亿美元;201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净利润亏损0.97亿美元(见表一)。
“毛利率”这一数据上,英利表现得非常糟糕。2015年第二季度,该企业由上一季度的14.1%,大幅降低至6.3%。同为美国上市光伏公司的天合、阿特斯、晶科能源及晶澳太阳能等2015Q2的毛利率分别是20.1%、15.2%、20.7%和16.4%,甩出英利好几条街。
从出货量来看,英利2014Q2、2015Q1、2015Q2出货量分别为887.9MW、754.2MW、727.9MW。较上一季度,英利201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降低了3%,而与去年同期比,降低了足足18%。这一势头与英利近几年狼性扩张的策略大相背离。是什么迫使顶着亏损也要以高产能为主要策略的英利开始转变呢?
先从2010年,英利震惊业内的“六九投资”说起。英利于2010年8月宣布投产六九硅业,一期工程3000吨。六九硅业是一家号称采用新硅烷法的技术路线生产多晶硅的企业,据了解,该公司技术团队全部从韩国外聘过来,但在韩国,当时并没有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大型多晶硅企业。而当时,除六九硅业外,其余多晶硅企业均在研究改良西门子法技术,而新硅烷法也没有量产的记录。英利原本预计该公司生产多晶硅的成本可以达到每公斤28美元的价格(当时市场成交价约为60美元),但这一说法显然成了皇帝的新衣。况且,在2011年下半年后,市场上多晶硅的成交价就低于30美元了。最终,2011年底,六九硅业巨亏近23亿元人民币,英利以高额的代价阔别了多晶硅市场。从年报上来看,英利的噩梦就从这开始了。2011年英利净利润巨亏高达5亿美元,从此之后,每一年年报上该项数字就再也没有由负转正过。英利的这场多晶硅豪赌失败得惨烈,而关键原因则在于英利高层过分相信花重金聘请而来的“东洋鬼子”,最终在技术上栽了大跟头。
伴随着2010年六九的投资失败,英利并没有选择紧缩度日,而是更加高调前进。早在2011、2012年光伏行业的寒冬中,英利为全产业链,逆势扩张,在2012年出货量排名中,超过当时的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和美国First Solar,一举夺魁,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厂商。并在2013、2014年继续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2013年英利的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40%达到3.2GW,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7.4%升至2013年的10%。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庞大的出货量并没有给寒冬中的英利送来炭火。2013年,在其它光伏伙伴开始扭亏为盈的春天里,英利持续巨亏3.2亿美元。至2014年,英利的亏损缩小至2亿美元,但好景不长,在刚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数据中,亏损再次扩大,201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0.97亿美元,比14年同期的-0.46亿美元扩大了52%,颓势难以扭转,2011年至今,英利终究没能实现整体扭亏;虽然近三年的亏损额收窄明显,但从英利越来越高筑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资产负债率来看,企业财务压力恐将难以稀释(见表二)。
从表中看,英利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增加,从2011年起,就远高于60%,至2015年中期,已经高得近乎100%。一般认为,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40%到60%是较适宜的水平。再看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倍数越大,说明企业越有能力支付利息费用。在2010年巨额亏损之后,该数据一直处于负数的状态,说明企业在支付负债利息上已经非常吃力,更别说还上高额负债了,因此,对英利的债权人来说,其债权的安全程度是非常低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的短期借款不断叠加,从2010年的8.9亿美元增加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6亿美元;而长期借款虽有所收窄,但对公司的负债情况并没有起到扭转的作用。高负债已成为英利一颗已经开启的定时炸弹,随时有使这个拥有庞大出货量的光伏巨头倒下的可能。
英利这几年市值缩水严重,从2010年到2011年,12个月市值缩水近三倍,从15亿美元到5亿美元,之后每况愈下,至2015年9月,已只剩下0.78亿美元了;每股股票价格也从上市之初的38.7美元到2015年9月19日的0.43美元(见图一)。反观英利的扩张之路,2007年,英利在美国上市成功,融资3.19亿美元。上市后,英利也通过银行借款、发债等方式继续募集资金、扩大市场。其与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建立了伙伴关系。英利是河北省独一份的光伏大户,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英利募集资金较为顺利,也正因如此,英利的负债逐步扩大,为英利高层做出激进的高产能决策提供了资金基础,更为之后的巨额亏损埋下了伏笔。
在不断向银行等机构募集大量资金之后,英利的钱并未给它产生足够的效益。首先,早在2010年的六九投资失败之后,英利官方一直对此事讳莫如深,但一子走错,满盘皆输,尽管苗连生拿出了军人的硬气,鼓励全体员工‘爬雪山过草地’,仍然没能挽回残局。其次,退一步说,如果说此次失败并不至于让英利翻不了身,那么接下来的高产能、全产业链模式则是彻底抹杀了英利再生的希望。在‘双反’政策的影响下,其他伙伴均夹紧尾巴,夹缝中求生存,而英利在亏损的情况下奋力拔得出货量头筹的做法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非理性的。因‘双反’政策,光伏行业海外市场受挫,英利转投内地,以低于海外市场组件销售的价格抢占了中国市场大幅份额,但低价也拖累了英利的盈利水平。另外,再看英利的全产业链模式,其他光伏大佬虽然也有介入生产链其他环节,但各有侧重,例如,晶澳有电池优势,但硅片和组件的比重小;阿特斯电池比重少,但多晶硅组件比重大。英利由于早期贷款容易,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则是硅片、电池、组件环节1:1:1均等的方式存在的。而硅片和电池均是组件的原材料,英利起初的愿望是想从产业链上游至下游全部由自己掌控,垂直一体化发展,但始料未及的是,从2010年底至今,4年多的时间里,组件价格下跌了超过60%。这不仅影响了英利在组件销售上的盈利能力,同时也给作为组件原材料的硅片和电池生产带来了重创,导致英利的全产业链模式并未给企业带来预想的积极效果。
当然,也有部分观察人士认为英利未来可能会有转机,并不会步尚德后尘,因为英利董事长苗连生的背景特殊,与澳洲归来的电子工程系博士——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不同,苗连生是拥有着十多年军旅生涯的转业军人,与地方政府关系深厚,不会像施正荣那样无人支撑,面临破产重组时,受到供应商和银行的挤兑,孤立无援。另外英利毕竟是河北省光伏行业的大户,比较容易获得政府支持。但是,现在对银行来说,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流动资金暂不收回,短债到期延一下,想必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
另据相关报道,2015年9月开始,英利已有变相裁员的嫌疑,尽管英利高层并不承认该说法,不过事实摆在眼前,胜于雄辩。据集团数位员工爆料,英利正在进行人员整合、部门精简,30%到40%的员工不是被直接裁掉,而是被派往最苦最累、工资还低的组件车间,有迫使员工离职的嫌疑。从英利员工人数来看,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有开始减少的趋势了(见表三)。
众所周知,在尚德倒下前,曾是统治光伏行业的龙头老大,尚德当年也是以高产能、全产业链策略称霸的,英利用老大的方式取代了老大,却走着尚德走过的老路,没有及时做出转变,规避风险,也终将成为下一个被其他竞争者取代的老大。
经过多方筹借,刚在今年五月还上到期的12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的英利已是艰难度日,而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10月份,英利还需还上一张1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真是“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现如今,英利债台高筑,就像已被冰山击中的泰坦尼克,起初盲目加速导致最终遭遇冰山,又因船体庞大,避之不及,尽管船身坚固,无奈也因船身过重,而终将难以躲避沉船的事实。俱往矣,一代枭雄终将落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超天才网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