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联想以23亿美元的代价收购IBM的System x、Blade、Flex System等低端服务器资产。此后不久,联想又以29.1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我们再回顾2004年,联想曾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同时,我们注意到,联想高层最近频繁表示,联想将通过更多的海外收购动作,谋求新的战略布局。联想频繁从海外并购资产,更确切地说,联想并购的多为国外科技公司扔掉的鸡肋,这究竟说明什么?
笔者认为,当前全球IT产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的风起云涌,联想昔日在IT行业的领导地位已不再稳固。PC市场的逐步萎缩,导致联想的利润不断下滑。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联想维持业绩增长的突破口。像联想这样的IT巨头不可避免的把眼光瞄向快速增长的服务器和智能手机领域。然而,困扰联想的难题是,缺乏富有竞争力的强势产品。近期的一系列大手笔海外并购,是联想摆脱当前产品困局,再次打造IT行业领导地位的历史契机。
在服务器领域,2013年国内X86服务器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明显,本土厂商浪潮服务器2013年销量同比增长85%,进入市场前三,成为第一家年度销量进入市场前三的本土企业,其四路服务器大幅增长,销量仅次于惠普。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曙光、华为表现也不俗。对于联想来说,过去虽然已经做了多年的服务器,但是联想的服务器在技术上也并无大的突破,联想服务器过去一直局限在二路、四路等低端市场。收购了IBM的低端服务器之后,联想在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有望像当年收购IBM PC一样,在服务器市场获得优势地位。乐观地估计,此次收购完成之后,联想每年或新增50亿美元的营收,在全球服务器的市场份额可跃升到第三位。有了此前并购IBM PC的经验,消化IBM的低端服务器问题不大,业内普遍看好联想的这次并购。
让我们再看看联想的手机业务。2001年,联想曾提出五年实现手机销售500亿元宏大计划,并于2002年高调进入手机领域。联想有品牌、团队、资本等诸多优势。然而,事与愿违,2004年除电脑业务外,包括手机在内的其他业务全部亏损。而手机业务几乎年年亏损,2008年1月联想不得不卖掉手机业务。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联想控股柳传志在某会议直言不讳:联想最大的能耐是,你做我也做,我的成本就是比你低!这是我的长处。联想在手机领域采用的是如同苹果一样的单一产品战略,指望集中资源,用一款“乐Phone”手机攻占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结果,销量只达到预期的一半。后来,将产品线向低端扩展,才斩获了一些市场份额。
近两年,联想手机的出货量不断上升,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但一个严峻的事实是,苹果和三星稳固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超过100%的利润,其它企业要么处在收支平衡状态,要么遭遇亏损。联想虽然在出货量虽稳步上升,但要想在利润上有所作为,实属不易。原因在于,包括联想在内的中国手机厂商,只能靠低价闯市场,即赔本赚吆喝。经过在手机多年的摸爬滚打,联想认识到未来手机市场的竞争来自技术积淀和创新,这是联想最大短板。这也不难解释联想为什么联想愿意以29.1亿美元接手不被业内看好的摩托罗拉移动。虽然业内不断警示摩托罗拉移动是毒资产,但联想也不得不抓住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因为摩托罗拉移动的技术专利、品牌、国际运营商关系是联想最需要的。相比收购IBM低端服务器,摩托罗拉移动对联想未来的挑战更大,联想需要在收购摩托手机之后背水一战。
我们前边讲到,联想今年的两次收购,基本是美国科技企业丢弃的、不盈利的鸡肋业务。那么联想为什么敢于收购这些鸡肋呢?我想有以下原因:
对这些对西方科技企业来说的鸡肋,一旦被联想收购,那就不再是不盈利的鸡肋了。很有可能被联想打造为优势产品。因为联想与西方企业比,有差异化的资源禀赋。联想的决策者很清楚西方企业的优劣势,也清楚自己的长短板,2004年收购IBM PC业务已经为联想积累了跨国整合的经验。联想本次之所以敢于出50多亿美元实施这两次重大收购,说明联想的决策者有把握把这两个西方企业扔掉的鸡肋变成自己的现金牛。换句话说,联想胸有成竹。
需要指出的是,联想的两次收购,更多考虑的是与国内同行竞争。在服务器和手机领域挑战国际巨头,联想目前还力不从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超天才网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