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的经营基本规律是规模出效益,只有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足。最近两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放缓、消费升级,以及跨国汽车品牌价格下调,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不得不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海外市场,自主品牌有更大的空间。由于不少国家的汽车市场才刚刚起步,当地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很高,往往卖出一台车比国内利润还高,这使得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众多自主品牌合理的战略选择。力帆汽车挺进俄罗斯市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
截止2013 年,力帆在俄罗斯90 多个城市有150 多个销售网点,170余个售后服务网点,基本覆盖俄罗斯所有大中城市。俄罗斯是欧洲汽车消费大国,2013 年俄罗斯汽车总销量为2,777,447 台(同比下降5.5%,但2010-2012 年连续3年呈现两位数增速),总量位居欧洲第二,仅次于德国。俄罗斯汽车千人保有量约275 辆,远低于欧洲400 辆左右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2011~2013年,力帆在俄罗斯市场可谓风生水起,雄踞当地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榜首。力帆2013 年出口俄2.7 万辆,同比增长33.7%(占力帆汽车总销量23%,俄罗斯汽车市场1%份额)。
为了再接再厉,2014年10月13日,力帆公司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政府在莫斯科白宫(俄罗斯政府大厦)签署投资意向协议,公司将投资约3亿美元在俄罗斯利佩茨克州建设全新汽车生产厂。新建工厂占地60万平方米,将建设现代化的焊接、涂装和总装车间,投产后计划年产能达6万台,为力帆汽车2013年俄罗斯市场销量(2.7万辆)的2.2倍。
笔者认为,近三年的一帆风顺,并不意味着力帆汽车能够在俄罗斯市场长期高速增长。
首先,由于与西欧国家及美国关系恶化、石油价格低迷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经济目前正处于衰退期,汽车消费市场也随之下滑。例如,据路透社报道,鉴于俄罗斯受西方经济制裁,以及当地车市低迷,大众汽车集团安排俄罗斯工厂从11月7日起停产5个工作日。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力帆很难实现逆势增长。
其次,力帆汽车整体的竞争实力较弱,即使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也仅仅出于中游地位,难以与吉利、奇瑞、长安等领先企业相提并论。即使俄罗斯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较低,最终决定市场地位的仍然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而俄罗斯市场不仅本土品牌(Lada拉达)长期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全球各大品牌均已经在本地落地生根,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因此,面对各路竞争对手,力帆汽车在技术、质量与品牌方面的弱势将会逐渐暴露出来。
全球汽车市场很不均衡,还存在很多有潜力的“蓝海”市场,力帆汽车的海外战略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市场形势变化莫测,自身实力不足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必须精心布局,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力帆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开端很好,但是,在笔者看来,力帆自身实力不足,难以在俄罗斯市场占据2%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要从整体上提高竞争实力,力帆汽车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超天才网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