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拖拉机行业“引资购商”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1日 来源:超天才网 作者:Cong 浏览量:900

 

一、拖拉机牵引农机行业发展

 

作为农业机械的动力来源,拖拉机一直是农业机械的核心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最为重要的标志。从蒸汽发动机拖动牵引杆挂接农机具开始,几千年沉寂缓慢的农耕文明开始响起马达的轰鸣。一个多世纪以来,依托拖拉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世界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程度有了质的变化。在农业这个靠天吃饭、受自然地理条件约束极其明显的行业,可以说,拖拉机是人类依靠科技改变人和自然关系、人和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工具。

回顾拖拉机的技术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自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拖拉机就已经出现了主导设计。从此之后,拖拉机的各项技术进步呈现出一种渐进的特点,更大的功率、更高的行驶速度等性能与其说是一种技术上的突破,不如说是随着不断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农业经济系统发展而出现的适应性演进。

但是今天,这种渐进的技术演进路线正在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冲击下被打破,精准农业装备与设施以及大数据的发展将为农业带来又一次根本性的技术飞跃,在这不期而遇的趋势影响下,拖拉机再一次成为驱动现代农业技术变革的核心力量,并为现代农业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准备了基础技术条件。可以合理想象,未来的拖拉机不单纯是动力的来源,还将是一个农业智能控制系统,这个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响应天气变化和环保要求,能够诊断和分析农机具的操作环境,能够精准地施用农药化肥种子,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地球上日益稀缺的水资源和可耕地。

在我国的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拖拉机更处于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维坐标轴的交点:技术层面,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正处于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的前夕,与其它配套农机具的关系处于调整过程之中,以拖拉机为核心的农机技术系统开始由力量密集向控制密集转变。经济层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田适度规模经营,城镇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中功率拖拉机的需求迅速增长。生态层面,天气变化导致的农业风险呈上升趋势,在资源环境的紧约束和高环保成本压力下,农药农肥过度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越来越不可持续,保护性耕作和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拖拉机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层面,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迅猛发展,跨区作业使得农田规模的扩大不再局限于对邻近土地的整合,专业化经营主体对质量和技术的看重引导拖拉机行业由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和技术竞争转变,而在满足跨区作业需求方面,中国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元化种植结构对拖拉机的多功能多用途复合作业和高行驶速度提出了要求。

 

二、拖拉机国内外市场态势

 

拖拉机行业总体上已进入成熟期。中长期看,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拖拉机保有量已经很高,市场需求增长较为有限,同时,天气变化加剧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强,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拖拉机行业也因此面临更高的周期性风险。近期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徘徊中走向周期性底部,并在与能源价格联动性的交叉作用下难以提振。因此,发达国家的拖拉机厂商在中长期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而近期的压力尤为突出。

压力之下,发达国家的拖拉机厂商要么需要向农业机械化快速提升的中国、印度等农机大国加强渗透以获得新的增长点,要么需要横向并购整合以更大的规模和市场权力对抗萎靡不振的需求。但对于后一条出路,历经几十年的兼并重组,拖拉机行业的集中度已经很高,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赛迈道依茨-法尔五家企业基本上瓜分了北美和欧洲的拖拉机市场,它们之间再进行横向并购整合所能收获的协同效应不是十分明显。这样一来,传统拖拉机行业的产业重心必将发生向中、印等农机大国的转移,客观上增加了中、印等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由此发生的技术溢出将推动中、印拖拉机行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中国和印度农机行业发展壮大。

不过,发达国家拖拉机产业向新兴农机大国的迁移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厂商失去对产业链主导地位的控制。事实上,这些垄断厂商正力图将拖拉机这一传统农机动力源转变成为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智能控制中心和实施精准农业的核心装备,以此站在农机行业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并将竞争焦点从提供产品转变为提供农业解决方案,以在具有更高经济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和功能集成上建立领先优势。

从近期世界农机巨头的并购交易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拖拉机加上视觉和智能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例如:2015年,一向不太热衷横向并购整合的农机老大约翰迪尔一口气买下了欧洲精准种植技术的市场领先者Monosem、以及孟山都旗下的精良种植公司Precision Planting,并大手笔投入其大数据平台“一体化精准系统”、绿色之星和RTK卫星导航,此外,凯斯纽荷兰开发了自己的“先进农业系统”,爱科有“VarioDoc系统”和“Agcommand系统”,克拉斯有“高效农业系统”。发展最快的以拖拉机为载体的精准农业和大数据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结合产量传感器的应用能够为获得质量较高的产品栽培决策提供依据,精准指导耕种、施肥和植保用药,而自动导航系统能够非常精确地引导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沿着一定轨迹行驶,从而消除重复作业、节省燃料和肥料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精准农业和大数据技术更适用于人少地多富裕的发达国家,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支撑,目前为止,这方面的技术创新情怀的成分更多一点,实际的效益还不明显,本质上这是一条商业模式创新之路,有条件走这条路线的企业多是江湖地位牢固的综合性农机巨头。因此,一些靠技术吃饭的专业性拖拉机厂商主要在拖拉机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上做文章,研发重点放在以发动机、拖拉机底盘的动力换挡变速箱和负荷传感液压悬挂系统、总线控制等为应用对象的电子技术的综合利用上,例如意大利的赛迈道依茨-法尔。

目前,国内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市场集中度较高,超过75%的份额由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和约翰迪尔(天拖)掌握。60-80马力中功率段拖拉机的竞争较为分散,处于第一阵营的有东风农机、约翰迪尔(宁波)、中国一拖,控制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50马力以下的小功率段拖拉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由山东时风、五征集团和中国一拖掌握。

国内拖拉机行业的发展瓶颈日益显现。根据中国农机协会的数据,农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2年增长17.84%,2013年增长16.31%,2014年增长8.55%,而2015年增长7.39%,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农机工业增速明显收窄。而从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的情况看,拖拉机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2015年,全国、江苏、山东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60%左右,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分别为0.38kW/亩,0.36kW/亩,0.52kW/亩,与之对照,在已实现田间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农田作业亩均动力为0.05-0.07kW/亩,韩国为0.33kW/亩。

在行业整体成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大中功率段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国内大中功率段拖拉机增长较快,小轮拖则呈现萎缩趋势。2015年,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生产7.7万台,同比增长33.01%,中拖生产61万台,同比增长7.56%,小拖生产140万台,同比下降15.29%。小拖不仅市场逐渐萎缩,而且由于技术进入门槛低导致价格战极为激烈。

 

三、“引资购商”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国内已经形成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拖拉机厂商主要是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和东风农机,这三家企业积极“走出去”,具有明确的国际化战略。2011年,中国一拖收购了法国麦考密克的变速箱业务,获得了动力复合换挡技术和其它技术资源。其后,麦考密克的拖拉机业务和意大利阿格科旗下的兰迪尼合并为兰迪尼/麦考密克拖拉机,由于兰迪尼近年来的业绩不是十分理想,这其实给国内拖拉机厂商留下了一点悬念。2014年底,福田雷沃收购了意大利的阿波斯和马特马克,不过这两个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十分有限,收购的目的主要还在于为福田雷沃的国际化探路。东风农机的国际化主要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渠道和网络。

国内拖拉机行业需要进一步大胆实施“引资购商”战略突破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引资购商”战略驾驭国内外两种市场资源,国内拖拉机厂商才能一方面打破国际市场进入壁垒,另一方面梳理国内产业秩序,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如前文所言,拖拉机的主导设计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已经形成,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拖拉机行业总体上已经进入成熟期。对于这种成熟行业,我们的确会发现国内厂商在总体上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厂商有差距,但是很多时候技术和质量上的差距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种植结构和方式、经济条件、产业组织关系等不同造成的,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其实,“引资购商”跨越的不仅仅是国界,也是国人技不如人的心界。

两种不同的市场资源就如同两块成分不同的土壤,我们没有必要拼命去改变其中某块土壤的性质,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土壤选择合适的种子,并且在两块土壤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当然,在每一块土壤上,我们都要根据土壤的条件处理好适用性和先进性的矛盾,在适应性中发展先进性,在先进性寻找适应性。例如,国外大型拖拉机的功率段和行驶速度不断上延,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还难以适应我国多样性种植模式、复杂自然条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和较低的消费水平,国内拖拉机的技术发展方向应该是追求多功能性、农机和农艺结合的灵活性、适应跨区作业的高行驶速度。

当前,发达国家拖拉机行业整体不景气,这意味着:一方面,国际厂商向国内进行产业转移的动机增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中端市场需求将会更看重性价比,增加了国内厂商利用成本优势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机会,而在发达国家产品更新需求相对新增需求占优的情况下,与其通过自主品牌国际化推广打开局面,不如通过“引资购商”直接取得国际品牌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

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市场资源,有助于引导国内市场竞争性质由价格竞争走向质量竞争和技术竞争。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适应国内较低的消费能力,始终处于低利运行状态,缺乏研发资金投入能力。而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较高,农机购买力强,能够对较高的营销开支和研发投入形成有力支撑。国内厂商“引资购商”取得国际品牌及其市场份额,既有利于摆脱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过度依赖分散经营风险,也有利于走出国内价格竞争的红海,提高研发资金投入能力。

对于国内拖拉机厂商而言,必须要认识到,成熟行业的一个竞争哲学就是:通过购买竞争对手来消除竞争,通过消除竞争来提升自己赢得未来的能力。一个值得借鉴的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榜样就是爱科公司。1990年成立之初的爱科公司,销售额只有2.2亿美元,但是现在已经发展到销售额70多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农机生产商。爱科公司旗下有四个核心品牌——麦赛福格森、芬特、唯美德和挑战者,分别在不同区域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其中,并购麦赛弗格森对爱科的影响最为深远。从1962年到1997年,麦赛弗格森是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生产商,并购麦赛弗格森使得爱科一下子成为欧洲最大的农机生产商。此外,麦赛弗格森还给爱科带来了区域分布的多元化,在并购麦赛福格森之前,爱科的收入主要来自北美,而并购麦赛福格森使得爱科在北美之外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了57%,抵御区域周期性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另外几个品牌,芬特在欧洲农机市场享有盛誉,保证了爱科公司在欧洲市场的较大份额,挑战者是爱科从全球著名的工程机械公司卡特彼勒收购来的,其大型拖拉机的动力和质量在美国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4年,爱科收购了芬兰的唯创,由此拿下了唯美德,不过不久,美国司法部提醒爱科未来任何重大并购将可能触发反垄断调查,这才让爱科放缓收购的步伐。

 

四、“引资购商”的四个方向

 

根据国内拖拉机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引资购商”应该重点考虑这样四个方向:

其一,市场保有量大、市场地位巩固的国际品牌。“引资购商”取得国际品牌及其渠道网络后,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能够缓和过于依赖国内市场的经营风险和捕获国外先进的供应体系。在此基础上,凭借控制权优势对标的企业研发策略进行调整,针对国内市场强化适应本土的技术创新,通过先进研发成果转移支持国内产品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以获取国内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红利。进一步,发挥国内外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提升零部件的通用性和标准化,夯实成本领先优势。可以考虑的企业有凯斯纽荷兰、赛迈道依茨-法尔、兰迪尼等。

其二,国内短期内无法突破,而国外技术先进成熟的零部件和总成系统。“引资购商”弥补高端核心部件的不足,缩短研发周期,形成核心技术优势,藉此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同时为国内厂家开发和制造整机产品提供更好的产业配套。根据国内拖拉机多用途多功能的技术导向,重点关注在液压系统方面掌握领先技术的企业,液压系统使得工作装置能够完成空间多位、多种复杂作业功能。可以考虑的企业有卡拉罗、JCB等。

其三,适应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色鲜明的国际品牌。“引资购商”瞄准哪些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在发达国家的细分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的特色品牌机型。例如:中国农村特有小田块、田埂多、多烂湿、跨区作业、作业时间长以及农民价格承受力低的特点,相对来说,日本水田使用的拖拉机更适应中国国情,在中国、东南亚有很大的市场,也是欧美国家的缺档产品。可以考虑的企业有井关、洋马等。

其四,精准农业技术。中国是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支撑农业的耕地、水、草原等自然资源占有水平极低,耕地面积人均不到0.093hm2,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可利用草原面积人均只有0.33hm2,仅为世界的1/2。同时,与先进国家精准农业相比,中国每年多消耗化肥1000多万t、柴油180多万t、农药原药22万t。不仅是生产资料投入成本增加,还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精准农业和大数据技术正颠覆着传统的拖拉机技术发展路线,为拖拉机装上视觉和智能,从而精准地施用农药化肥种子,最大程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在这个领域的“引资购商”是对农业信息化浪潮的响应,有利于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考虑的企业有Topcon、雷文等。

 

五、结语

 

从整个农业系统的角度看,拖拉机有着重要的地位。农药农肥种子是农业的基础投入,而拖拉机是农业的动力投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浪潮对农业的影响,拖拉机还将成为智能控制其它投入要素的载体,由拖拉机牵引的农机工业将迎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双重变革。

今年年初,中化对世界顶尖农化企业先正达发起4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是农化领域举世瞩目的一项收购。但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这项并购又未必值得庆幸。我们或许藉此掌握了更为先进的农化技术,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在“化学农业”之路上渐行渐远。

1959年,毛主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这个论断今天看仍然没有过时。对于传统农业,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必备载体,对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农业,农业机械仍然是农业科技的“硬件”不可或缺。当前,通过农业机械化推动城镇化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是化解我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压力和矛盾的必由之路。相对于农化领域,我们更需要在农业机械领域“引资购商”以整合全球资源、突破发展瓶颈。

拖拉机作为动力源和未来的智能控制中心,始终牵引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全球农机行业承压的低谷期,中国拖拉机行业“引资购商”正当时。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超天才网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2 0 0
有话要说  人讨论    900 人阅读
发表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