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BO,公众心目中有两条隐性的心理法则在起作用:第一条法则是:大的欺负小的才是正常的,所以要是来个“蛇吞象”,大家就会莫名惊诧;第二条法则:厌恶不劳而获,所以什么吸星大法、化功大法那都是坏人在用。
跟这种隐性的心理法则去辩论是徒劳,因为公众不是根据实际效果来评价,而是主观上就给贴个标签。LBO被贴上的标签就是“华尔街的鲨鱼”、“门口的野蛮人”。于是,在《华尔街》中,迈克尔·道格拉斯干脆不辨了,你说大叔贪婪大叔我就认了算啥。接着,迈大叔霸气磅礴地说:“贪婪是好的”(Greedy is Good!)……“贪婪深刻地体现了进化论的精髓!”是啊,哪些民脂民膏吃多了吃得胖胖的胖纸们跑不动就该给吃掉,要不胖纸们你们就自觉跑步去!这样的结果是整个生态群的素质都提高了,难道不好吗?迈大叔因为这段精彩的演讲获得了奥斯卡的金像奖。
在关于LBO简单武断的臆测的背后,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实证研究表明,一些关于LBO的看法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其一,关于税收。大家相信,LBO主要的一个好处是利息支付所产生的税收屏蔽作用,因此税收会减少。但是实证研究表明,考虑到LBO的税收屏蔽作用后,总的税收增加了。原因有:LBO当年,出售股东实现的资本利得税大幅度增加;产生减税作用的利息支出对大多数利息收入方来说仍然是应税收入;还有,并购后的资产处置过程的资产处置所得、并购方退出时的增值所得都要交税。
其二,关于就业。大家相信,恶意并购会导致员工被大量解雇,而并购后的成本控制和重组也会导致解雇。但是,Kaplan教授的实证研究发现,并购后雇佣变化的中位数仅为0.9%,而对于那些没有做任何剥离的LBO来说,雇佣还增加了4.9%。此外,KKR的研究表明,KKR的组合企业的平均雇佣人数增长率从并购前的2.3%上升到并购后的4.2%。
其三,关于LBO后企业资本性支出普遍减少的问题。大家相信,一是并购方只想着三五年就退出时的高收益,二是时时刻刻有还债的压力,因此,并购方对于企业的长期利益并不关注,例如,对研发、广告等有利于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支出水平可能会下降。但是实证研究并没有证明并购后广告支出下降。研发数据总体上披露得不充分,Kaplan利用有限的数据发现,LBO样本的研发水平确实较低,不过这可能是因为研发密度低的企业更容易被作为并购目标。还有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非LBO的对照组企业,LBO企业的研发密度有较大的提高。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研究人员在分析某些国企时,真是有种很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些国企有需求、有资源、有品牌、有人才……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业绩,发展起来总是像摊大饼一样大而不强,对于这种国企,真该让站在门口的野蛮人收拾收拾,逼着他们改革和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超天才网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