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1日 来源:脑洞历史观 作者:脑洞历史观 浏览量:2,365

大家都知道杨振宁跟李政道合作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但事实上,还有一位科学家跟杨振宁合作,做出了更大的发现,却结果无缘于诺贝尔奖。

这位科学家就是米尔斯,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米尔斯跟杨振宁一起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这个理论是干什么的呢?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四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以及引力。而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可以解释这四种力的一种理论,就是大统一理论,从而发现上帝创造世界的奥秘。

杨-米尔斯可以解释这四种力中的三种:强力以及弱力和电磁力。只差引力无法描述。

如果物理的终极是证明1+1等于2,杨振宁证明了1+2等于3。

如果说,我们能够统一所有的力,就能真正掌握宇宙的奥秘,控制虫洞、黑洞等等,我们才会不永远被困在地球上,从而真正进入宇宙时代。

杨振宁也表示宇称不守恒是一个十年内最重要的文章,而杨-米尔斯是一个百年级的文章。

宇称不守恒就是让杨振宁跟李政道获得诺奖的理论。那么,既然杨-米尔斯理论更牛,为什么不能再获一个诺奖呢?

首先,杨-米尔斯理论是拿过诺奖的,有五位科学家因为分析杨-米尔斯理论而得到了诺奖。

那为什么不直接颁给杨振宁或者米尔斯呢?毕竟这是他们最早提出来的啊。

这是因为诺奖的原则是,通常一个领域,一个人只能拿一人份的诺奖。

比如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拿了一个诺奖,但这也不是他最牛的发现,他的广义相对论也没有拿到诺奖。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杨振宁跟李政道一起拿了一个,等于拿了半份。那有没有可能跟米尔斯合拿一个呢?这样再拿半份,等于拿一个完整的诺奖呢?

事实上,这个设想也不会实现了,因为米尔斯已经在1999年去世了。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一个人不能拿超一人份的诺奖,杨振宁单独靠杨-米尔斯理论拿诺奖是比较困难了。

那么,在米尔斯活的时候,为什么不发一个呢?

这就关乎到另一个问题了。大家普遍认为,杨-米尔斯理论中,杨振宁的贡献占绝大部分。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有人曾经问杨振宁,你的合作者为什么没得。

杨振宁说道:他叫米尔斯。他没有。他是1999年过去的。他是一个非常诚恳的人。1984年规范场文章发表30年以后,在北京大学有一个讨论会。在那个前后有人问他,说是米尔斯教授,你们这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初是怎么写出来的。米尔斯的回答是:“我在里头做了一些贡献,不过主要的发展都是杨振宁的功劳。”

杨振宁又说:你如果要我讲的话,是他不必要的太诚实了。他不应该加最后的一句话,说是所有重要的观念都是杨振宁的。我想你知道人有很多种,有的人是他如果对一件事情有30%的贡献,他就跟人讲他有70%的贡献。米尔斯是如果他有70%的贡献,他要讲他只有30%的贡献;假如他有30%的贡献,他就会讲他只有5%的贡献。

访问者表示,这样对你不是更好吗?

杨振宁有些激动的表示:“他不必。他到临死,在物理学界对于他的评价,我认为是不公平的。因为规范场这篇文章,很多人会告诉你,是20世纪最后50年理论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我想俄亥俄州立大学这50年,我可以讲,没有一篇他们的教授的文章比这个文章重要。把所有的文章都加起来,物理、数学、天文、生物都加起来,这也是最重要的,这不是我在这儿吹。可是因为米尔斯的作风,使得他们没有了解到,他应该得到他们所有能够给的荣誉。都应该给他的,而他们没给。”

所以,米尔斯没有得,是因为他太低调了。当年他跟杨振宁一起发表杨-米尔斯理论时,杨振宁32岁,米尔斯27岁。两年后,米尔斯成为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此后,一直默默无闻。

而杨-米尔斯理论也不是杨振宁唯一除宇称这守恒理论之外可以获奖的发现。

杨振宁是物理界少见的科研生命非常长的物理学家,他在八十多岁时,还依然在发表论文,有人统计,他起码在十个领域里都有超牛的贡献。

他的某些理论可能要到数十年后才能被人所熟知。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事实上,我们对自己这位中国的顶级物理家了解得太少。现在网上一谈起物理学家,都只知道霍金,而谈起杨振宁,要么是纠结人家的私生活,要么就是把邓稼先拿出来说。

像方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几百年后学物理者还知道杨振宁,但可能无人知道邓稼先。

这个话当然没错,论物理学的成就,杨振宁确实比邓稼先高。但是,说这个话很没有意思,甚至是透着坏。

为什么要把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呢?无非就是想说邓稼先回国了,杨振宁没回国。

邓稼先回国,当然是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但杨振宁不回国就不爱国吗?

回不回国,什么时候回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现在看来,杨振宁选择做出成绩再回国是更好的选择,他在国外做出成绩,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他学成之后回国,有了更大的影响力,能够更大层面的帮助中国。

事实上,杨振宁在国外时,就做过很多事。

有一年,莫伟向时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他介绍了当时一些海外华人的情况,他说:“海外华人有很多,这些人对中国不了解,都有私心。莫伟说,据我了解,这些华人科学家里面只有两个人是完全没有私心,只有这两个人一心一意希望中国好,他们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莫伟还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在海外总是关心中国的发展,到处为中国说好话,在一些国际会议上,遇见对中国的攻击,杨振宁和李政道曾经气愤的退场,以示抗议。”

除此这外,他在国外以及回国后对中国的贡献也很多,这里就不再复述了,反正有些人就是选择性失明的。

而杨振宁在物理界的地位,国人也并不了解。甚至有不少人以为霍金的物理学成就比杨振宁还高。

那杨振宁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呢?

2000年,《自然》评选人类千年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学家,杨振宁位列其中。除他之外,其他人都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人: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

杨振宁是唯一在世的最伟大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量子电动力学大牛弗里曼.戴森评价杨振宁:他高高地飞翔在诸多小问题构成的热带雨林之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些小问题耗尽了一生的时光。

丁肇中先生评价杨振宁:杨振宁是20世纪伟大科学家之一, 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发展主要里程碑时马上就想到1.相对论2.量子力学3.杨振宁。

1994年,富兰克林奖章和鲍威尔奖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这一理论模型已经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并必然将对未来产生可相提并论的影响”。

中国人能出这样杰出的人物,能够对人类文明做出这样的贡献,难道每个中国人不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吗,想到世界上活着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就在我们中国,这不是莫大的荣幸吗?

那杨振宁的成就为什么这么高呢?

其实跟物理的研究变化有关。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以前的物理研究就是做实验,比如牛顿、麦克斯韦,从实验中总结定律,再从定律中找到某种对称性。但到了爱因斯坦这里,他反过来了。

他先是通过分析找到一种对称性,然后再从中总结理论,最后用数学来推导方程,最后用实验来验证。

爱因斯坦这样一玩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物理还可以这样研究。

杨振宁就把这个方法发挥到极致。

要运用这个方法,大家也可以看出来,数学必须特别牛。

杨振宁是物理界少有的大量运用数学的科学家。他曾经说过: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堪称奇迹中的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而他跟李政道分手之后,自己依然不断有新成果,而李政道则没有太大的进展,也跟数学有关。杨振宁曾经表示:“政道是一个极聪明的物理学家,吸收能力强,工作十分努力。可是洞察力与数学能力略逊一筹,所以一九六二年以后文章虽写得很多,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没有大影响。”

杨振宁的数学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这跟他的家庭很有关系。他的父亲杨武之就是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华罗庚、陈省身都听过他的课。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杨武之在群论方面尤其突出。但当时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群论没什么用,是“群祸”有意思的是,父亲杨武之也不太赞成杨振宁过多的学习数学,因为他认为数学不够实用,像诺贝尔就没有设数学奖。

可杨振宁已经深深迷上了数学。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刘薰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跟教育家,中国那个年代的科学大师基本上都受过他的影响。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数学家谷超豪就说:记得看了刘熏宇的《数学的园地》,其中有一段讲述了微积分思想,从什么是速度讲起。当时我自以为很懂得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真正的速度概念要用微积分才能深入了解,于是对数学愈发地感兴趣了。”

杨振宁的真正地位曝光,《自然》评出物理史最强,活着的只剩一位

可见,一本好的数学书能够让孩子爱上数学。

再回到钱学森的问题:“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在条件那么差的时候,中国反而出现了一批大师呢?

是不是跟他们使用的教材特别优秀呢?

我就专门找来了刘熏宇的书给我家小孩看,我家小孩正在上六年级,平时也补习数学,他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他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平时,他是坐十五分钟就要挪屁股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脑洞历史观 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人讨论    2,365 人阅读
发表

游客

这位投稿者太神秘了,什么都没留下~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