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嘉怡丨作者
木鱼丨编辑
壹览商业丨出品
8月27日,携程发布了半年报。
半年报显示,携程上半年总收入约为246.7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为81.45亿元,同比增长103.32%,毛利约为201.27亿元,同比增长19.8%。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比,上半年总收入增长了46.41%,归母净利润增长了93.47%。
总体看,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财报,在去年的高基数下,各项指标也都迎来了增长。半年营收首次接近250亿元,归母净利润亦接近去年全年。再看同行,同期,同程旅行营收81.12亿元,同比增加48.79%,归母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加13.08%,携程的成绩并不输对方。
不过,壹览商业在研究了历年携程的半年报后,发现了一些关于出行方面值得关注的事情。
1
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消失
过去一年,在世界各地蔓延的“报复性旅游”现象为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业注入一股强心剂。放开疫情也有一年多,随着消费者理性回归,这股曾经推动行业快速回暖的报复性消费趋势也渐入尾声。对于携程而言,这意味着其业绩的爆炸性增长阶段已成为历史。
从营收层面观察,携程展现出了更为稳健的增长态势。上半年,携程总收入达到约24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这一成绩虽然依然亮眼,但与去年同期超过150%的惊人增速相比,明显感受到了市场增长动力的换挡。
具体来看各个业务,更能感受到潮水退去之迅速:今年上半年,交通票务业务的增速从去年的161.82%骤降至当前的10.04%;商旅管理业务同比增速为11.18%,与去年同期高达138.19%的强劲表现相比,仍显疲态;住宿预订业务保持了24.04%的增长,但相比去年同期的176.63%增速,下滑幅度显著;而旅游度假业务虽以72.20%的增速领跑,但明显不敌去年同期的350.41%。
从盈利层面观察,各项数据也逐渐向常态化靠拢。一方面,归母净利润增长速度回归至2021年水平,为103.32%,而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长速度达535.43%,增长了五倍多。
另一方面,毛利率也开始回落。2023年以前,携程毛利率维持在70%—80%之间,2023年一季度,携程的毛利率跃升至82.20%。不过,自2023年二季度开始,毛利率就开始逐步下调,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降至81.56%。
综上所述,携程的各项数据指标正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对于携程这样体量的企业而言,能够获得这种增速水平实属不易。当然,疫情后的旅游、交通、差旅暴增和回归平缓,是全国性的,并不是携程一家公司的问题。
2
消费意愿降低,多项业务增速不及公司大盘
从财报上看,携程的营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以酒店业务为主的住宿预订业务;以代订票为主的交通票务;以跟团游、半跟团游、定制旅行为主的旅游度假业务;为企业客户打造全方位的商务出行体验和数据分析的商旅业务;以线上广告和金融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
从业务结构来看,交通票务与住宿预订这两个板块是携程集团的基本盘,两者占公司营收的八成,是携程的两大核心竞争壁垒,旅游度假业务占比也出现明显上升。
然而,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正悄然影响这些业务的增长轨迹,特别是住宿预订与交通票务,尽管仍是营收的重要来源,但其增速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放缓。
今年上半年,住宿预订业务虽仍保持了24.04%的增长,但在五大业务板块中仅排名第三,将将超过大盘增速,相较于其核心业务的地位,略显疲态。交通票务业务则更为显著,增速滑落至10.04%,增速明显不及大盘,位居五大业务增速榜末,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加剧及消费者出行习惯的变化对该板块造成的压力。
进一步追溯,这种增长放缓的趋势并非近期才显现,由于疫情的影响,早在三年前,核心业务就已显露出增速放缓的苗头。回顾2021年,营收增速为26.72%,而交通票务增速仅为0.82%,几乎陷入停滞。
与此同时,商旅管理业务亦面临挑战,营收占比从2021年上半年的6%逐年下滑至4.64%,且增速亦不及大盘增速,反映出企业客户在成本控制与出行决策上的新考量。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平均消费水平上得到了体现。携程 CFO 王肖璠提到,国内酒店平均房价(ADR)和平均机票价格同比下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强劲的业务增长。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占最高的交通票务同比上涨1%、环比下降3%,至49亿元。携程解释是因为机票价格波动,而这也是携程连续第二个季度预警机酒价格下降。
受需求端影响,供给市场的价格亦在下行。久谦中台纪要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机票量同比增长约9%,价格下降约8%。酒店预订量增长约三成,价格下降约2%—3%。
综上所述,尽管旅游度假业务表现出色,增速显著超越公司大盘,但携程的绝大部分业务板块在增速上仍有放缓。从携程高层的发言及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来看,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更加注重性价比。
将时间轴拉长至2019年,携程的整体表现虽可称为稳健,但各业务板块的增速变化却揭示了行业趋势的转变。
彼时,携程各业务增速普遍快于大盘,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自2020年起,受全球疫情冲击,各业务板块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随后虽有所反弹,但营收增速排名却有所前移,说明部分业务增速不及大盘,成为增长放缓的因素。
而且,各业务增速差距被拉大,侧面体现出携程内部的业务结构略显失衡,不仅可能限制携程的长期发展潜力,还可能加剧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脆弱性。
其中,旅游度假业务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作为携程业务体系中波动最为剧烈的板块,其深受出境游政策影响,凸显了业务结构中对特定领域的较强依赖性。尽管在疫情放开后,旅游度假业务迅速反弹,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领域,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该板块仍录得了9%的下滑,表明其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3
最后
经过多年发展,携程在整体表现上展现出稳健的一面。不过,资本市场的反应相对审慎。财报发布当日,携程集团港股股价一度上升超10%,财报发布后第二天,市场趋于冷静,携程集团今日市值2357亿港元。
一位旅游行业分析师告诉壹览商业,如今旅游增速放缓的今天,携程还面临一些压力。除了大部分业务增速不及大盘、客单量下滑、疫情后部分业务仍未恢复以外,携程曾引以为傲的酒店资源,也在慢慢脱离“掌控”。根据《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截至2023年底,我国连锁酒店数约9.06万家,较2022年7.1万家增长28%。按连锁客房数量算,酒店连锁化率从去年的38.75%提升至40.95%,其中中档、豪华酒店连锁率均超过55%。
这意味着行业越来越向头部集中,酒店集团在与OTA平台的合作中拥有了更多议价权,携程正面临酒店资源流失的风险。因其在佣金费率上并不处于行业低位,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酒店决定亲自下场,加码直销。华住会早早搭建自有销售渠道,并在2022年就实现了87%的间夜量通过自有渠道出售,万豪、洲际、凯悦和希尔顿也变相从携程等OTA平台“抽身”。
与此同时,携程还面临着来自飞猪、同程等传统OTA平台的竞争压力,以及美团、抖音等新兴平台对其腹地的侵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携程已从青涩走向成熟,成为行业中的一面旗帜。然而,随着体量的增大与影响力的提升,它也必然遭遇更为复杂多变的挑战。如何在当前环境下精准施策,平衡好投入与利润、风险与机遇,成为摆在携程及其管理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壹览商业也会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壹览商业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