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算力即国力,芯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
随着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AI计算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国产替代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如今,国产AI芯片已经不是纸上谈兵,从云端到车里,从训练到推理,一整套生态已经给你配齐了。这为国内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且看国产AI芯片大盘点。以下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公司官方公开数据。
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领域的先行者,是全国第一个把AI芯片商业化量产的公司,也是国内AI芯片第一股,高峰时期估值超6000亿人民币,成为A股第21家超6000亿的上市公司。高盛甚至将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对应7700亿市值。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暴增4347.82%,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10.38亿元。
寒武纪聚焦端云一体、端云融合的智能新生态,致力打造各类智能云服务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
作为“AI芯片第一股”,是国产AI芯片领域的标杆企业,拥有云、边、端全系列产品。拥有自研MLU架构,技术体系完整。
主要产品介绍:
生态建设发展也很快,核心是Cambricon NeuWare和MagicMind开发环境,SDK、在线课程都配齐了,还积极拥抱百度飞桨框架,方便开发者搬家。
官网:https://www.cambricon.com
开发者社区:https://developer.cambricon.com
开发者论坛:https://forum.cambricon.com
GitHub:https://github.com/Cambricon
说到国产AI算力,华为昇腾提供了一整套从硬件到软件的AI计算解决方案,立志要让智能无所不在。昇腾的生态玩得很大,芯片、硬件、CANN异构计算架构、MindSpore计算框架,全都是自家的,而且已经有一百多家合作伙伴跟着一起做产品,落地的客户超过两千家,开发者生态国内第一。产品线全,而且还在不断更新迭代。
主要产品介绍:
它的开发者生态完善。MindSpore AI框架和CANN计算架构是两大核心,给开发者把底层硬件的活儿都干了,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接口和工具链。
官网:https://www.hiascend.com/
开发者社区:https://www.hiascend.com/developer
Gitee:https://gitee.com/ascend
开发者论坛:https://www.hiascend.com/forum/
地平线一门心思扑在智能驾驶上,现在已经是不少车企的首选供应商了,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它不只卖芯片,而是提供软硬结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推动城区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成为标配。自家的BPU架构已经更新到第六代,软硬件结合能力很强。
主要产品介绍:
它给智能驾驶开发者提供的是一整套从算法开发到上车的完整工具链和开发平台。
官网:https://www.horizon.auto
开发者社区:https://developer.horizon.auto
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以全功能 GPU 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加速计算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对标英伟达,目标是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GPU 领军企业。就在刚刚,摩尔线程顺利过会,跻身国产GPU综合实力前列,产品线覆盖了智算中心、显卡、软件等多个领域。拥有全自研的MUSA架构。
主要产品介绍:
摩尔线程基于MUSA统一架构为开发者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和软件生态支持。
官网:https://www.mthreads.com
开发者社区:https://developer.mthreads.com
GitHub:https://github.com/MooreThreads
MUSA SDK:https://developer.mthreads.com/sdk/download/musa
平头哥是阿里旗下的半导体大将,典型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家的含光800芯片早就在阿里云内部大规模上岗了。它的产品线很全,有做AI的含光、做CPU的倚天,还有RISC-V处理器玄铁,最近的PPU芯片参数更是直接对标英伟达。
主要产品介绍:
平头哥不直接卖芯片,而是通过阿里云的魔搭(ModelScope)社区对外提供算力服务,主打一个生态牌,尤其是在RISC-V生态上投入很大。
官网:https://www.t-head.cn
芯片开放社区:https://developer.aliyun.com/group/t-headocc
昆仑芯脱胎于百度,所以在大模型和搜索这些场景里有天然的优势,已经有数万片芯片在百度内部打工了。它有自研的XPU架构,产品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在能效比上表现不错,并且已经成功点亮了三万卡的集群。
主要产品介绍:
昆仑芯为开发者提供了和百度飞桨深度集成的开发环境和工具链。
官网:https://www.kunlunxin.com
飞桨:https://www.paddlepaddle.org.cn/
GitHub: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
沐曦的核心团队有很强的国际大厂背景,上来就直接对标世界一流,目标是做全栈GPU。它拥有完全自研的GPU IP和指令集,产品线布局很全,覆盖AI训练推理、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都已推出产品。
主要产品介绍:
沐曦为开发者提供完整的GPU开发生态系统,支持多种编程模型和框架。
官网:https://www.metax-tech.com
开发者社区:https://developer.metax-tech.com
GitHub:https://github.com/metax-maca
海光信息走的是兼容x86生态的路子,在信创和高性能计算领域是绝对的主力。它的CPU和DCU(协处理器)是国产算力的核心引擎之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经具备了自主迭代产品的能力。
主要产品介绍:
海光信息为开发者提供了兼容ROCm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
官网:https://www.hygon.cn
燧原科技身后站着腾讯,所以在互联网和云计算这块有很深的根基。它是国内比较早同时拿出云端训练和推理产品的公司,旗下的“邃思”芯片和“驭算”软件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介绍:
驭算TopsRider是燧原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及编程平台,通过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充分释放邃思®芯片的强大性能。
官网:https://www.enflame-tech.com
开发者中心:https://www.enflame-tech.com/developer
GitHub:https://github.com/EnflameTechnology
算能是比特大陆孵化的AI业务,把挖矿的劲头用到了AI芯片上。主打TPU处理器和RISC-V处理器,产品覆盖从云端到边缘的各种场景。
主要产品介绍:
此外还有TPU、RISC-V处理器,智算模组,服务器,算法一体机,开发者套件,工作站等成熟的产品生态和行业解决方案。
官网:https://www.sophgo.com
瀚博半导体在AI推理和视频处理上有点东西,拿了阿里、快手的投资,主攻云游戏、云手机这类对视频能力要求高的场景。它的产品集成了渲染、AI和视频处理能力,拥有自研的VUCA架构。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vastaitech.com
开发者中心:https://developer.vastaitech.com
壁仞科技的目标是做原创的通用GPU,之前发布的BR100系列动静不小,主打一个高性能。它采用Chiplet等先进封装技术,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主流,在智算集群解决方案上也有布局。
主要产品介绍:
BIRENSUPA™是壁仞科技的软件开发平台,包括编译器、加速库、工具链等,能够为开发者提供高效的应用开发平台。
官网:https://www.birentech.com
开发者社区:https://developer.birentech.com
GitHub: https://github.com/BirenTech
景嘉微算是国产GPU的老前辈了,特别是在信创市场,资格很老。它是国内第一家成功研制国产GPU并实现大规模应用的企业,在军用高可靠性领域有优势,产品主要面向图形显控和信创桌面。
主要产品介绍:
先后研制成功JM5系列、JM7系列、JM9系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U芯片。未查到具体数据。
官网:https://www.jingjiamicro.com
芯驰科技专攻汽车芯片,是这个领域的头部玩家。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它想把车里的核心芯片都包了,是全球少数能提供全场景车规芯片的公司。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semidrive.com
芯动科技的主业其实是IP授权和芯片定制,做GPU是后来拓展的业务。它的优势在于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旗下有“风华”系列GPU。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innosilicon.com.cn
风华:https://www.fantasyxpu.com/
云天励飞的打法是“算法+芯片”两条腿走路,特别是在安防、城市治理这些需要大量视觉处理的场景里,已经落得很实了。它有自研的DeepEye系列AI芯片,在端侧和边缘侧的推理性能上有优势。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intellif.com/
墨芯的看家本领是稀疏化计算技术,简单说就是能让计算更高效、更省电,这个技术已经让不少头部云厂商和互联网公司看上了。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moffettai.com/
此芯科技瞄准的是通用智能计算,覆盖个人电脑、边缘计算和汽车,团队背景很强,都是从国际大厂出来的。它致力于打造高性能、低功耗的通用计算平台。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cixtech.com/
微纳核芯是一家成长很快的初创公司,被不少榜单看好,有点“未来独角兽”的意思。主攻高性能、低功耗的AI芯片,在物联网、边缘智能等场景展现出技术优势。
主要产品介绍:
官网:https://www.nanocorechip.com/
天数智芯是国内比较早喊出要做通用GPU的公司之一,在AI训练市场布局很早。它有“天垓”训练和“智铠”推理两条产品线,是国内少数拥有完整训推组合的GPU公司。
主要产品介绍:
未查到官方产品数据。
官网:https://www.iluvatar.com
对开发者而言,选国产AI芯片,拼的不是纸面算力,而是“能不能跑得快、改得少、睡得着”。
真正决定成败的,是软件生态——有没有好用的SDK、是否兼容PyTorch/TensorFlow、模型转换是否“一键搞定”,这些直接决定你是在调模型,还是在调驱动。
很多芯片峰值算力亮眼,但工具链像“手搓编译器”,文档靠猜,社区靠等,开发者只能含泪加班。
此外,编程体验也很关键:是否支持Python、自动微分、动态图?能不能像写CUDA一样顺滑?没人愿意为了一块芯片重写整个代码库。
性能方面,不能只看TOPS,要看实际场景下的延迟、吞吐和能效——尤其是量化、算子融合等优化是否开箱即用。
部署灵活性也不容忽视。从云端服务器到边缘盒子,芯片是否提供统一开发体验?
更现实的是生态可持续性。厂商是“PPT造芯”还是真投入?有没有云厂商、操作系统、国产框架(如飞桨、MindSpore)深度适配?
供应链安全和行业合规,尤其在信创、金融等领域。开发者要的不是“最强芯片”,而是“最省心平台”——能快速落地、稳定运行、长期维护。
谁把开发者当“用户”而不是“测试员”,谁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算泥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