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滴到哈罗出行,多次被“收购”的ofo已经穷途末路?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2日 来源:DoNews 作者:耿彪 浏览量:541

timg (10).jpg

前段时间媒体爆料滴滴有意收购ofo,可是随即双方都出面进行了否定,而近日哈罗出行也是提到此前ofo邀请其进行合并,但是被哈罗婉言拒绝了,无论是出于何种因素,ofo当前的处境都不太妙,甚至于其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举措或者新的策略,改善运营方式,很可能陷入难以挽回的困境,这或许是多方势力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短程绿色出行方式可以链接到正真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当今的上班族们,他们有消费能力,只要被平台养成消费习惯就能持续为平台带来收益。但是,因为共享单车有着很高的硬件成本和人工维护成本,在短时间内又需要去将营收抵扣成本消耗,因此很难实现盈利,再加上行业竞争,平台对用户进行了大量的补贴,导致其烧掉了不少资金。如今哈罗背靠阿里,摩拜被美团收购,ofo则依然是单打独斗,虽然其被阿里进行了投资,可双方的关系并不稳定,戴威也是采用的不动产抵押获得的阿里资金。如今ofo已经很长时间未获得新的融资,长此下去处境将会更加不妙。

资本撤离,共享单车为何变鸡肋?

从最初的时候共享单车行业受到资本追捧,市面上出现了十几家创业企业,资本们也是挤破了头也要进入这个市场,因为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你投资的企业做大了,就极有可能像滴滴那样成为行业巨头,目前其估值达到500亿,即便共享单车没有这么高的估值,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之下,资本们普遍认为投资这个项目是可以获得超额回报的。

可是,资本们错误的估计了这个市场,共享单车领域与网约车差别太大。企业需要自己投资去购买单车,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员去进行单车的安置,而且因为用户们乱停车,有不少单车被交管部门查扣,损失也很大。而要想扩大市场就需要去定制更多的单车,单车增加运营成本也就增加,在还未实现盈利的前提下,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去。

摩拜在卖身美团之前已经经过了多轮融资,当时在上一轮融资后摩拜估值约为36亿美元,而美团却以27亿美元的作价收购了摩拜,给出的原因是摩拜的共享单车业务是比网约车、外卖还要重的业务,而且至今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特别是其月营收远不及经营成本,每月损失至少也是上亿的水平。可想而知现在的ofo的处境有多糟糕。其现在已经抵押了不少的单车,而且距离上次融资已经过去将近大半年的时间,单车一直在折价,而成本却是一点都没少,因此资本也大多认为其是一个鸡肋的项目。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探索

共享单车目前的盈利来源主要是用户的乘车费用,用户乘车每单约1元,基本上骑行时间都在半小时以内。根据此前ofo公布的数据,其现有单车两千多万辆,平均每天每辆单车可以被使用1.5次左右,这样一来每辆单车每天可以获得最高3元的用户乘车收入。按照单车硬件成本为150到200元,每辆单车至少也要两到三个月才能抵扣硬件的成本消耗。如果再加上企业消耗和员工工资成本这个时间点可能还要向后推迟。

其实此前摩拜已经进行过多次盈利模式的探索,其推出过摩拜雨衣,还卖过电助力单车的充电宝,还有平台周卡、月卡等,可是很遗憾的是,这些项目都没有能持续做下去,均以失败告终。而现在的ofo则是推出了平台App广告业务,尽管会让用户稍微有些不满,但是高达千万量级别的曝光也是很可观的。虽然无法得知其具体运营情况,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ofo当前不妙的处境。

共享单车平台是提供单一性能的功能性平台,因此,在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就要对用户进行具体精确的数据分析,所以平台无法针对于个别用户提供有针对性很强的广告服务。ofo提供的广告也多是盲目投放的,效果并不会太好,除了可以增加商品的传播范围外,无法对传播效果进行保证,这也是它的弊端。

如今哈罗单车早已更名为哈罗出行,并且进入了网约车市场,之后也会是进行多元化的运作,而ofo想要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就要寻找新的突破点,效仿哈罗出行也并非不可行。

ofo会有怎样的结局?

从上次ofo融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当时ofo获得了阿里超过8.6亿美元的融资,折合人民币至少也有50亿元,之后ofo开始开源节流,并逐步降低运营成本,即便是每个月亏损两个亿,还能撑一段时间,但是留给ofo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

当时ofo抵押给阿里的单车超过440万辆,涉及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约相当于现有单车总量的四分之一,如果之后不能有所突破,快速实现盈利,恐怕就要面临高额的债务问题,再想卖车也很难找得到买家。所以,ofo当前急需证明自己,就算将来要卖身也要为自己博一个合适的价钱。

有媒体爆料戴威已经无心经营ofo,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ofo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前的ofo并没有达到万劫不复的地步,戴威需要重整心情,以万分的热情投入到ofo的经营中去,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比如与行业上下游企业进行多方合作,扩展业务链等,莫不要自暴自弃。

笔者认为当前的共享单车市场虽然已经进入资本寒冬,但是因为市场的需求一直还在,ofo的行业地位还在,如今其仍然有着不错的市场商业价值,未来依然有运作空间,就看戴威如何进行操作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DoNews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人讨论    541 人阅读
发表

游客

这位投稿者太神秘了,什么都没留下~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