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货币大动作频频,但距离挑战美元霸权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4日 来源:智谷趋势 zgtrend 作者:路口大爷 浏览量:10,489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动作越来越大了。

9月1日,雄安新区释放消息,准备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

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家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明确表示要关注跨境支付。

这种给“人民币国际化”加料的新闻让吃瓜群众们非常满意,跟CP粉磕到糖没啥两样。

上周末吃瓜群众们才刚被建行调戏了一把。8月29日建行的手机APP突然上线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好些弄潮儿立即开通了钱包充钱,迫不及待想站上科技浪潮之巅。

本以为数字人民币呼之欲出,结果几个小时后,建行匆匆下线钱包,宣告测试结束,转进钱包的钱原路退回,钱包一概注销。

至于数字货币什么时候落地发行,建行说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央行数字货币一直神神秘秘,官方也没有具体的推出时间表。

除了阿里、腾讯在2017年末就与央行合作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今年还有美团、滴滴、bilibili、字节跳动和蓝信也在流量场景端与央行数字货币展开技术测试。大家纷纷猜测,这是走向大规模运用的节奏?不过,这些公司相当低调,不想造势,拒绝置评。

股民对数字人民币实在太关心了,好些上市公司都怕了这股热情,毕竟A股不怕你编故事就怕你没故事。

做第三方支付的海联金汇要赶紧辟谣没参与过央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建设,研究区块链的新国都澄清公司目前未有上市支持数字货币的POS机具。

几个试点城市紧锣密鼓搞测试,但外界依旧窥不见真面貌,只能隐隐听说——苏州已经有公务员领取到用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雄安有麦当劳、赛百味等19家公司已经开始试点数字货币……

有抖机灵的外媒猜测,数字货币在悄悄努力,就是为了在冬奥会登场,惊艳外宾。

雄心勃勃的央行数字货真的如多数人所想的威力巨大吗?

首先要回答最基本的问题,央行数字货币和我们手里的纸币有差别吗?

形态上确实有,人民币形态从1.0时代的纸币、2.0时代的电子化迈向了3.0时代的数字化。

央行数字货币英文全称是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字面意义上就不难理解,它既是一种数字货币,也是电子支付手段。

在电子支付成年人普及率已经高达82.39%、家庭金融资产现金使用量低至4%的中国推这玩意儿,对国民来说基本无感。

相反,我倒是很关心数字货币要怎么和第三方支付竞争?大家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用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用数字货币,也是令人脑袋上充满问号。

和微信、支付宝的区别,除了法币在名义上提供的安全性、信用背书,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说,“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没网能用确实是个亮点,但手机没电时大家就没啥区别了。

不过,巨头们瑟瑟发抖,这明摆这就是国家要出手挑战移动支付市场的金融格局。从网联的成立,到易行长在国际清算银行的讲话,都清楚地表示了央行对这些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带来的金融风险、垄断、隐私等问题的态度……

功能属性上,数字货币和纸币都有国家信用背书,和法币等值,所以是没有区别的。

那么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数字人民币钱包里的钱是不是也和手里的现金一样,是没有利息的?

央行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

数字货币的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也就是M0,框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央行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再由银行分发,不会改变现在的货币投放路径和体系。

因为要“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那么以往商业银行通过信用货币获得的铸币税自然会部分回归到政府手里,本身对信贷投放货币就构成了竞争。

但数字货币的本意就不是来冲击金融体系的,而是用于应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所以很大可能是没有利息的,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利息,所以该贬值一样会贬值。

那么,高大上的央行数字货币究竟跟我们普通人有几毛钱的关系?

如果你非要畅想,那就是银行可以直接把钱打到你的账户上,中间不怕被贪墨、截留、挪用、拖延,这是普惠性的优点。

美国政府一开始对数字货币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这次疫情多少改变了看法。美国财政部在疫情期间给美国公民发现金,而这些纾困纸质支票并不能第一时间到达居民手里,于是就有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是数字货币,一定会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

财政主导的宏观政策框架正在逐渐回归,而数字货币可以更好地满足财政需要,不管是财政赤字货币化,还是抵达贫困人口的扶持政策。

更大的影响,其实是可追溯性。

这里需要特别点出,央行数字货币并不属于区块链,“在研发上不预设技术路线,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优选”,“不一定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

客观上,区块链的效率太低了,不太可能胜任一个大国数字货币体系的技术核心。

穆长春举的例子是,在2018年“双十一”期间,中国网联交易峰值达到每秒9万笔,而比特币每秒只能处理7笔。

主观上,央行是要坚持中心化管理,而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当初令全球央行十分警惕,就是因为这项技术有去中心化、不可追溯性的优点。

这是一个完全绕过全球金融监管的新的数字货币体系,也就是说所有的资金转移都可以悄无声息地进行。比如,被制裁的朝鲜就很痴迷挖矿、偷比特币。

但是这种分布式记账技术也令金融监管者们看到另一个诱惑:精准追踪资金流向。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一开始就是反其道而行,明确以央行为中心。

名义上央行数字货币是匿名的,跟现金一样,但是……我们还是给央行一点解释的时间:

“如果没有交易第三方匿名,会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但如果允许实现完全的第三方匿名,会助长犯罪,如逃税、恐怖融资和洗钱等犯罪行为。所以为取得平衡,必须实现可控匿名,只对央行这一第三方披露交易数据。在松耦合账户体系下,可要求代理投放机构每日将交易数据异步传输至央行,既便于央行掌握必要的数据以确保审慎管理和反洗钱等监管目标得以实现,也能减轻商业机构的系统负担。”

从监管层的角度出发,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关注投资风险。

新加坡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内森·周认为,数字货币或将有助于避免影响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债务危机。比如,如果当局认为无法挽救某个如“鬼城”般的大型住房项目,国家财政的工程师就能通过调整数字人民币代码,限制投资者向该项目投入更多资金。内森·周说,数字人民币不是事后解决问题,而是让中国“提前掌控一切,预先部署”。

但从个人层面,现金交易只有你知我知,数字货币交易是你知、我知、央行想知就能知。

税收监管体系、资金监控体系、征信体系都更加严密,蚂蚁搬家、逃税这些藏富、转移财富的手段会变得越来越难,反正你们懂的。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富人并不乐见数字货币。

不过,上面这些烦恼,等你成为了高净值人士再来想也不迟。

毕竟互联网大佬都公开说过一个事实,中国人多数情况下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很多人都对人民币国际化、挑战美元霸权地位兴趣甚浓,中国究竟有没有这个意思呢?

应该说一开始是没有的。

2019年周小川说过,“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聚焦于本国,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央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者之间批发、清算环节提供数字货币,理论上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为零售服务,但由于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大家非常谨慎。”

至于为什么要从2014年就着手研究呢?

因为数字货币的存在挑战到了货币主权和法币的地位,而中国向来很擅长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情。

一开始的设想可能并没有多大野心,但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数字货币被注入越来越强烈的政治意志。

中美关系的恶化可能多少使得数字货币不赋予了新的责任。

经过了5年的沉寂,今年中国又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央行上海总部就敦促各金融机构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坚持“本币优先”。

渣打银行大中华首席经济师丁爽有句话说得很对点,“人民币国际化,原来是一个good to have的东西,现在可能慢慢的变成一个must have。”

锦上添花之所以变成雪中送炭,是因为中国越来越担心中美金融脱钩。

在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中,SWIFT系统是其中的支柱。它除了提供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也赋予了美国超越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只要美国想制裁哪个国家,把它踢出SWIFT系统,基本就是判了这个国家死刑。伊朗、朝鲜、委内瑞拉都是案例。

所以不管是俄罗斯、欧盟还是中国,其实一直都想搞出一个SWIFT的替代方案,来减轻美元霸权对本国的影响力。

而数字货币本身就不是另一套新的体系,其跨境支付绕过了SWIFT系统,保证贸易安全,还能通过“一带一路”扩大人民币的全球使用规模。

从此以往,看起来的确会挖美元的墙角。

但是,清醒一点!

首先,美元的信誉,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背后还有制度支撑,有对投资者保护,还有石油和其他重要的大宗商品也都是以美元定价。人民币、欧元这些要说威胁并取代美元地位,其实不太可能。

所以大家一直在畅想,畅想一个超主权货币的出现……

直到Facebook的Libra白皮书一祭出,全球巨震,作为一揽子货币的稳定币终于出现了。但是,Facebook遭遇了美国监管层轮番轰炸之后,基本你就可以把它看作被美国收编,会继续维护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

其次,数字人民币本身的影响力可能也没有预期大。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陈建奇评论,央行数字货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未必会推动现有体系产生革命性变化。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并未解决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充当国际货币的现实挑战。

在货币应用范围方面,能否大范围使用仍然有待观察。目前仍看不到央行数字货币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应用从试点到完全通用还要经历很长时间。

在提升金融话语权方面,尚未触及提升金融话语权相关的深层次金融改革。目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及资本账户可兑换等重要金融开放改革举措尚未落地,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与这些改革并没有因果关系。

当然,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大胆想象。如果基于新技术爆发的移动金融都无法在美元铁幕上刺一个洞,那么也就只剩下努力积攒国力这个笨办法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智谷趋势 zgtrend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人讨论    10,489 人阅读
发表

游客

这位投稿者太神秘了,什么都没留下~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关注我们: